En
电子画册
新闻公告
现场 | 「中国水墨画的脉系及思想之变」国际学术论坛
发布时间:2017-10-23 来源:原创文章 浏览量:2944
字体大小

2017年10月21日,武汉美术馆举行为期一天的 “墨攻——首届武汉水墨双年展”国际学术论坛。论坛由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美术史论教授沈揆一担任学术主持,围绕“水墨艺术的脉系及思想之变”的学术主题,四十多位批评家、艺术家、理论家、文化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此次论坛分为上下两场。上场围绕“历史与身份”这一子议题展开。其中,学术主持沈揆一从现代中国的山水画谈起,对当代艺术中水墨的文化身份做了剖析。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李公明以“当代水墨”论述中常被视作争论焦点的“中国性”为论题,试图从理论层面上梳理“中国性”概念与“当代水墨”的内在关系。

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谈到了“由发现水墨到发现中国”,涉及到中国价值、中国自信、中国主体性,中国方式等等以及中国今天给世界带来了什么的问题。

来自美国的David Brubaker 从荆浩的著作《笔法记》谈起,对那些利用“质”来描绘各种元素,进而打造出与自然的统一感或融合感的画作进行分析。

“武汉水墨双年展”单元展“启”的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黄小峰以晚清扬州画家王素的《村居纳凉图》为例,对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农民形象到底怎么观看、怎么认同、为什么会出现农民的休闲展开探讨。

《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试图从艺术史、社会史、思想史三者的交错视角中来看待近代中国画理论话语之变及其基础与成因。

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西北大学出版社学术总监高从宜从饶宗颐的《中国西北宗山水画》谈起,分析了中国的精神根源、文明根源、信仰根源。从宗教道德延伸到艺术的审美变化,如何在所谓的文化意义上的“水墨”维度上进行绵延与发展,是我们首先需要思考与界定的问题。

在下半场“媒介与边界”的讨论中,远道而来的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视觉文化与批评理论教授Paul Gladston首先以付小桐的艺术作品为例,提出了批评性思考,他认为付小桐的作品不仅仅是有意识地从传统中国画技法减除笔墨的使用;并且通过这种尝试,它们还构成了对中国文人水墨画与传统理学父权社会秩序之间关联的批评性介入。

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从自己的策展经历谈起,对都市化进程中的水墨艺术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为传统笔墨的当代转换指明了道路。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报》执行总编辑王平对于“新水墨” 及相关概念做出了相关的辨析。对于“新水墨” “新”在哪里?与“当代水墨”还有“现代水墨”又有什么不同?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解答。

结合“首届水墨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于洋从水墨的姿态、立场和现代美术史的书写角度出发,对水墨传统与时代生活的关系进行了定义。


 

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魏祥奇在梳理中国现代美术史的过程中,重新考察了今天从事水墨艺术探索的新创作,并试图去发现更为丰富和完整的“现代水墨”的美术史叙事。

中央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世界美术》杂志编辑赵炎从媒介回路开始,引发了关于当代水墨发展的实践和理论双重问题。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郝青松通过对水墨本体论和水墨民族论的反思,提出了“世界观更新”是当代水墨的唯一出路的全新观点。

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副秘书长段君则对于魏祥奇谈到的当代艺术及Paul Gladston所说的付小桐艺术提出了不同见解,在观点的分歧上进行了论坛第一次争论和交锋。

随后,张培林、黄敏、吕大江、丘挺、李惠昌等参展艺术家代表也进行了发言,他们的发言来源于艺术实践中的直接经验,这种直接的经验为研究当代水墨提供了更为客观也更为真实的素材来源,这对当下水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未来水墨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