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首页
  • 本馆概况
    • 美术馆简介
    • 服务设施
    • 关于我们
  • 新闻公告
    • 美术馆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报道
  • 展览资讯
    • 正在展出
    • 展览回顾
    • 品牌展览
  • 公共教育
    • 用艺术点亮星星的孩子
    • 武汉美术馆大课堂
    • 美艺坊
    • 保华街2号艺术沙龙
    • 志愿者之家
  • 学术研究
    • 学术活动
    • 藏品研究
    • 学术出版
  • 馆藏作品
    • 馆藏目录
    • 艺术家档案

menu

菜单

  • 学术活动
  • 藏品研究
  • 学术出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藏品研究
  • 顾铮:向着更大的文化抱负与社会责任

    向着更大的文化抱负与社会责任----顾铮
    read more+
  • 李凇:心怀悠远—关于周利群速写的感想

    心怀悠远——关于周利群速写的感想.李 凇
    read more+
  • 章后仪:新建文档的意义——徐勇民的再发现

    新建文档的意义——徐勇民的再发现 文 / 章后仪 我想,我应该是少数能这么大量而集中的近距离观看和整理徐勇民先生手稿的人。这于这般年轻的我,是何等的幸运。 徐勇民,艺术家与艺术院校管理者。毋庸置疑,是湖北,乃至全国,最具艺术影响力与话语权的艺术家之一。除了早年在全国各类美术展览中经常获奖的经历外,近年来延续其“马球”,“红花系列”后,他以所处荆楚之地的地缘文化为灵感源泉所进行的“楚世家”系列作品,在凸显其对于本地文化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外迸发了其就 80 年代以来水墨艺术关于本体语言的争论的深刻思考。从这个意义来讲,徐勇民在今天的水墨作品正是 30 年水墨画革新以来,一种结论的出现。即,回到
    read more+
  • 徐勇民:自序

    自 序 徐勇民 工作室作画,多取北光,免阳光直射扰了室内天光中固有的冷暖,这一直是画室采光的定式。后来,艺术的任性开始嘲弄固定光线固定焦点的架上绘画。你看,连废弃的南北通透大厂房都可以用来当成工作室,作画所需稳定的自然光线还有那么重要吗? 我想作文作画,虽形如楚河汉界,但也无非是将纸铺展案头,执笔留下些象形符号。绘画与文学来不得划地为界的谦让,取何种形式表达,不比生活中为谁先入电梯口可以故做礼节热情推搡拉扯好半天。 环境变化社会发展,自己思维与行为的惰性几乎是被动地随着见异思迁竟转换为能量。多少代人遵从的信仰或是法则,我们仅一代人似乎就可经历由膜拜到损毁再到重新拾起细细端详究竟的全过程。哦,
    read more+
  • 刘宇:当写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当写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九月,有三个展览在武汉美术馆与观众见面:《帕米尔的阳光》、《 2015 武汉青年影像展》以及徐勇民的个展《新建文档》,无论是从参展艺术家的年龄差异,还是媒介的不同表达,相信会让观者感受到展览的强烈对比和丰富多彩。 策划徐勇民个展,曾经让我们陷入一个两难境遇:即不像做 老艺术家的展览,经典回顾,作品如年龄一样,饱经岁月的沧桑,已不在乎别人的评说;也不是青年影像展那些初出茅庐的晚辈,先锋实验,仗着年轻气盛,不惧他人的指点。用武汉人的话说徐勇民的展览被“夹”在了中间。武汉话的“夹”有两个含义,一个“尴尬”;另一个是引人注目的意思。而对徐勇民来说,可谓二者皆有。为了打破这种引
    read more+
首页上一页 1 ... 14 15 下一页末页
  • 本馆概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8 武汉美术馆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4018379号-1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548号